| ● 分辨咖啡豆的要领 
 名称与规格的表示
 ●出口港名
 由所标示的出口港名可知其运送的路线。同一产地或同一品牌的咖啡都是有一定的路线,因此也都是由同一港口出口。例如:若所标示者为「巴西.圣多斯」,则表示这是从圣多斯出口的咖啡,但标示「摩卡」者为例外。一部份叶门产的咖啡,在出港口癈港后,仍然沿用当年的港口名「摩卡」(摩卡.马达里)。此外,埃塞俄比亚产的咖啡也有称为「哈拉摩卡」的。
 ●原种名、品种名
 只有像阿拉伯这样的国家所产的咖啡,会省略标示,但若是阿拉比卡种与罗布斯塔种发货时,则将会在国名之下,标示品种名。例如:「加美隆.阿拉比卡」「乌干达.罗布斯塔」等。另外,还有门多诺伯、布鲁蒙等品种名之标示。
 ●山岳名
 蓝山(牙买加)、加由山(印尼)、克拉尔山(哥斯达黎加)、克利斯特尔山(古巴)、乞力马札罗山(坦桑尼亚)、马温多哈根(巴布亚新几内亚)等,都是很有名的品牌。
 ●等级、规格
 目前各生产国都有其各自独立的标准。最常被采用的标准如下:
 A:水洗式/非水洗式
 B:平  豆/圆  豆
 C:过滤网(咖啡豆的大小)参照表一
 
 
 
 
					
						如巴西、哥伦比亚、坦尚尼亚等多数国家皆采用C种分类法。虽说咖啡豆的大小与品质未必有绝对关系,但可以使生咖啡豆的大小一致。
							| 
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	|  | 过滤网号码 | 咖啡豆大小 |  
											| 
													平
 豆
 | 20-29 | 特大 |  
											| 18 | 大 |  
											| 17 | 準大 |  
											| 16 | 普通 |  
											| 15 | 中 |  
											| 14 | 小 |  
											| 13-12 | 特小 |  
											| 
													圆
 豆
 | 13-12 | 大 |  
											| 11 | 準大 |  
											| 10 | 普通 |  
											| 9 | 中 |  
											| 8 | 小 |  |  
 D:以标高分类    参照表二
 
 
 
					
						
							| 
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	| 等级 | 名称 | 缩写 | 标高 |  
											| 1 | 严选良质豆 | S.H.B | 4500~ |  
											| 2 | 上等咖啡豆 | H.B | 4000~4500 |  
											| 3 | 中等咖啡豆 | S.H | 3500~4000 |  
											| 4 | 特级上等水洗咖啡豆 | E.P.W | 3000~3500 |  
											| 5 | 上等水洗咖啡豆 | P.W | 2500~3000 |  
											| 6 | 特优水洗咖啡豆 | E.G.W | 2000~2500 |  
											| 7 | 优质水洗咖啡豆 | G.W | ~2000 |  |  | 
		
			| 表2依标高决定等级 
 依照栽培地的标高,可分三、四、七等各等级(各国标准不同)。如墨西哥、洪都拉斯等采三等级;瓜地马拉则采用七等级。一般而言,高地豆较低地豆的品质佳,而且因运费增加、价格也较高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E:品质类型
 将一定量的样品中所含之掺杂物(瘕疵豆)的种类与数量换算成「瘕疵数」,以某总和为决定品质类型的基准。巴西、埃塞俄比亚、古巴、秘鲁等数国均设有瘕疵数的基准,其值越小越好。
 F:依口味订定规格
 巴西、海地、肯亚、萨伊等国均有其独自的测试口味方法,经过口味测试后方可出口。
 ●出口业者名
 表示输出咖啡豆的船舶、出口业都名等
 用手检视生咖啡豆
 参考产地及规格的标示,并用手直接碰触以观察其外观、感觉,也是非常重要的。以外观判断生咖啡豆的品质,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经验,但只要种类一定,就能驾轻就熟了。
 ●色    无斑点、淡绿而鲜艳者,为色彩美丽的咖啡豆,而这也与收成有关。
 ●形    使用大小一致的咖啡豆,避免变形豆,即使有少量掺入也要去除。
 ●香    生咖啡豆具有特有的鲜绿色,这未必代表它具有好的味道,但可以证明是新鲜的农产品。除了原有的香味外,也要注意可能沾染上其它异味(如发酵、发霉、药味、土腥味等)。
 ●瘕疵豆    如被虫蛀过的咖啡豆、未成熟的、发酵的、贝壳豆、碎豆等、皆可由外观来检视。
 | 
	
	
		
			| ● 分辨咖啡豆的要领 
 名称与规格的表示
 ●出口港名
 由所标示的出口港名可知其运送的路线。同一产地或同一品牌的咖啡都是有一定的路线,因此也都是由同一港口出口。例如:若所标示者为「巴西.圣多斯」,则表示这是从圣多斯出口的咖啡,但标示「摩卡」者为例外。一部份叶门产的咖啡,在出港口癈港后,仍然沿用当年的港口名「摩卡」(摩卡.马达里)。此外,埃塞俄比亚产的咖啡也有称为「哈拉摩卡」的。
 ●原种名、品种名
 只有像阿拉伯这样的国家所产的咖啡,会省略标示,但若是阿拉比卡种与罗布斯塔种发货时,则将会在国名之下,标示品种名。例如:「加美隆.阿拉比卡」「乌干达.罗布斯塔」等。另外,还有门多诺伯、布鲁蒙等品种名之标示。
 ●山岳名
 蓝山(牙买加)、加由山(印尼)、克拉尔山(哥斯达黎加)、克利斯特尔山(古巴)、乞力马札罗山(坦桑尼亚)、马温多哈根(巴布亚新几内亚)等,都是很有名的品牌。
 ●等级、规格
 目前各生产国都有其各自独立的标准。最常被采用的标准如下:
 A:水洗式/非水洗式
 B:平  豆/圆  豆
 C:过滤网(咖啡豆的大小)参照表一
 
 
 
 
					
						如巴西、哥伦比亚、坦尚尼亚等多数国家皆采用C种分类法。虽说咖啡豆的大小与品质未必有绝对关系,但可以使生咖啡豆的大小一致。
							| 
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	|  | 过滤网号码 | 咖啡豆大小 |  
											| 
													平
 豆
 | 20-29 | 特大 |  
											| 18 | 大 |  
											| 17 | 準大 |  
											| 16 | 普通 |  
											| 15 | 中 |  
											| 14 | 小 |  
											| 13-12 | 特小 |  
											| 
													圆
 豆
 | 13-12 | 大 |  
											| 11 | 準大 |  
											| 10 | 普通 |  
											| 9 | 中 |  
											| 8 | 小 |  |  
 D:以标高分类    参照表二
 
 
 
					
						
							| 
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	| 等级 | 名称 | 缩写 | 标高 |  
											| 1 | 严选良质豆 | S.H.B | 4500~ |  
											| 2 | 上等咖啡豆 | H.B | 4000~4500 |  
											| 3 | 中等咖啡豆 | S.H | 3500~4000 |  
											| 4 | 特级上等水洗咖啡豆 | E.P.W | 3000~3500 |  
											| 5 | 上等水洗咖啡豆 | P.W | 2500~3000 |  
											| 6 | 特优水洗咖啡豆 | E.G.W | 2000~2500 |  
											| 7 | 优质水洗咖啡豆 | G.W | ~2000 |  |  | 
		
			| 表2依标高决定等级 
 依照栽培地的标高,可分三、四、七等各等级(各国标准不同)。如墨西哥、洪都拉斯等采三等级;瓜地马拉则采用七等级。一般而言,高地豆较低地豆的品质佳,而且因运费增加、价格也较高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E:品质类型
 将一定量的样品中所含之掺杂物(瘕疵豆)的种类与数量换算成「瘕疵数」,以某总和为决定品质类型的基准。巴西、埃塞俄比亚、古巴、秘鲁等数国均设有瘕疵数的基准,其值越小越好。
 F:依口味订定规格
 巴西、海地、肯亚、萨伊等国均有其独自的测试口味方法,经过口味测试后方可出口。
 ●出口业者名
 表示输出咖啡豆的船舶、出口业都名等
 用手检视生咖啡豆
 参考产地及规格的标示,并用手直接碰触以观察其外观、感觉,也是非常重要的。以外观判断生咖啡豆的品质,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经验,但只要种类一定,就能驾轻就熟了。
 ●色    无斑点、淡绿而鲜艳者,为色彩美丽的咖啡豆,而这也与收成有关。
 ●形    使用大小一致的咖啡豆,避免变形豆,即使有少量掺入也要去除。
 ●香    生咖啡豆具有特有的鲜绿色,这未必代表它具有好的味道,但可以证明是新鲜的农产品。除了原有的香味外,也要注意可能沾染上其它异味(如发酵、发霉、药味、土腥味等)。
 ●瘕疵豆    如被虫蛀过的咖啡豆、未成熟的、发酵的、贝壳豆、碎豆等、皆可由外观来检视。
 | 
	
	
		
			| ● 分辨咖啡豆的要领 
 名称与规格的表示
 ●出口港名
 由所标示的出口港名可知其运送的路线。同一产地或同一品牌的咖啡都是有一定的路线,因此也都是由同一港口出口。例如:若所标示者为「巴西.圣多斯」,则表示这是从圣多斯出口的咖啡,但标示「摩卡」者为例外。一部份叶门产的咖啡,在出港口癈港后,仍然沿用当年的港口名「摩卡」(摩卡.马达里)。此外,埃塞俄比亚产的咖啡也有称为「哈拉摩卡」的。
 ●原种名、品种名
 只有像阿拉伯这样的国家所产的咖啡,会省略标示,但若是阿拉比卡种与罗布斯塔种发货时,则将会在国名之下,标示品种名。例如:「加美隆.阿拉比卡」「乌干达.罗布斯塔」等。另外,还有门多诺伯、布鲁蒙等品种名之标示。
 ●山岳名
 蓝山(牙买加)、加由山(印尼)、克拉尔山(哥斯达黎加)、克利斯特尔山(古巴)、乞力马札罗山(坦桑尼亚)、马温多哈根(巴布亚新几内亚)等,都是很有名的品牌。
 ●等级、规格
 目前各生产国都有其各自独立的标准。最常被采用的标准如下:
 A:水洗式/非水洗式
 B:平  豆/圆  豆
 C:过滤网(咖啡豆的大小)参照表一
 
 
 
 
					
						如巴西、哥伦比亚、坦尚尼亚等多数国家皆采用C种分类法。虽说咖啡豆的大小与品质未必有绝对关系,但可以使生咖啡豆的大小一致。
							| 
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	|  | 过滤网号码 | 咖啡豆大小 |  
											| 
													平
 豆
 | 20-29 | 特大 |  
											| 18 | 大 |  
											| 17 | 準大 |  
											| 16 | 普通 |  
											| 15 | 中 |  
											| 14 | 小 |  
											| 13-12 | 特小 |  
											| 
													圆
 豆
 | 13-12 | 大 |  
											| 11 | 準大 |  
											| 10 | 普通 |  
											| 9 | 中 |  
											| 8 | 小 |  |  
 D:以标高分类    参照表二
 
 
 
					
						
							| 
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	| 等级 | 名称 | 缩写 | 标高 |  
											| 1 | 严选良质豆 | S.H.B | 4500~ |  
											| 2 | 上等咖啡豆 | H.B | 4000~4500 |  
											| 3 | 中等咖啡豆 | S.H | 3500~4000 |  
											| 4 | 特级上等水洗咖啡豆 | E.P.W | 3000~3500 |  
											| 5 | 上等水洗咖啡豆 | P.W | 2500~3000 |  
											| 6 | 特优水洗咖啡豆 | E.G.W | 2000~2500 |  
											| 7 | 优质水洗咖啡豆 | G.W | ~2000 |  |  | 
		
			| 表2依标高决定等级 
 依照栽培地的标高,可分三、四、七等各等级(各国标准不同)。如墨西哥、洪都拉斯等采三等级;瓜地马拉则采用七等级。一般而言,高地豆较低地豆的品质佳,而且因运费增加、价格也较高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E:品质类型
 将一定量的样品中所含之掺杂物(瘕疵豆)的种类与数量换算成「瘕疵数」,以某总和为决定品质类型的基准。巴西、埃塞俄比亚、古巴、秘鲁等数国均设有瘕疵数的基准,其值越小越好。
 F:依口味订定规格
 巴西、海地、肯亚、萨伊等国均有其独自的测试口味方法,经过口味测试后方可出口。
 ●出口业者名
 表示输出咖啡豆的船舶、出口业都名等
 用手检视生咖啡豆
 参考产地及规格的标示,并用手直接碰触以观察其外观、感觉,也是非常重要的。以外观判断生咖啡豆的品质,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经验,但只要种类一定,就能驾轻就熟了。
 ●色    无斑点、淡绿而鲜艳者,为色彩美丽的咖啡豆,而这也与收成有关。
 ●形    使用大小一致的咖啡豆,避免变形豆,即使有少量掺入也要去除。
 ●香    生咖啡豆具有特有的鲜绿色,这未必代表它具有好的味道,但可以证明是新鲜的农产品。除了原有的香味外,也要注意可能沾染上其它异味(如发酵、发霉、药味、土腥味等)。
 ●瘕疵豆    如被虫蛀过的咖啡豆、未成熟的、发酵的、贝壳豆、碎豆等、皆可由外观来检视。
 | 
	
	● 分辨咖啡豆的要领
	名称与规格的表示
	●出口港名
	         由所标示的出口港名可知其运送的路线。同一产地或同一品牌的咖啡都是有一定的路线,因此也都是由同一港口出口。例如:若所标示者为「巴西.圣多斯」,则表示这是从圣多斯出口的咖啡,但标示「摩卡」者为例外。一部份叶门产的咖啡,在出港口癈港后,仍然沿用当年的港口名「摩卡」(摩卡.马达里)。此外,埃塞俄比亚产的咖啡也有称为「哈拉摩卡」的。
	●原种名、品种名
	         只有像阿拉伯这样的国家所产的咖啡,会省略标示,但若是阿拉比卡种与罗布斯塔种发货时,则将会在国名之下,标示品种名。例如:「加美隆.阿拉比卡」「乌干达.罗布斯塔」等。另外,还有门多诺伯、布鲁蒙等品种名之标示。
	●山岳名
	         蓝山(牙买加)、加由山(印尼)、克拉尔山(哥斯达黎加)、克利斯特尔山(古巴)、乞力马札罗山(坦桑尼亚)、马温多哈根(巴布亚新几内亚)等,都是很有名的品牌。
	
	●等级、规格
	         目前各生产国都有其各自独立的标准。最常被采用的标准如下:
	          A:水洗式/非水洗式
	          B:平  豆/圆  豆
	          C:过滤网(咖啡豆的目数大小)参照表一
	
	一、平豆
	目数    咖啡豆大小 
	20-29   特大
	18      大
	17      準大
	16      普通
	15      中
	14      小
	13-12   特小
	二、圆豆
	目数    咖啡豆大小
	13-12   大
	11      準大
	10      普通
	9       中
	8       小
	 
	    如巴西、哥伦比亚、坦尚尼亚等多数国家皆采用C种分类法。虽说咖啡豆的大小与品质未必有绝对关系,但可以使生咖啡豆的大小一致。
	 
	    D:以标高分类     参照表二
	等级 名称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缩写      标高
	1    严选良质豆         S.H.B     4500~
	2    上等咖啡豆         H.B       4000~4500
	3    中等咖啡豆         S.H       3500~4000
	4    特级上等水洗咖啡豆 E.P.W     3000~3500
	5    上等水洗咖啡豆     P.W       2500~3000
	6    特优水洗咖啡豆     E.G.W     2000~2500
	7    优质水洗咖啡豆     G.W       ~2000 
	 
	 表2依标高决定等级
	   依照栽培地的标高,可分三、四、七等各等级(各国标准不同)。如墨西哥、洪都拉斯等采三等级;瓜地马拉则采用七等级。一般而言,高地豆较低地豆的品质佳,而且因运费增加、价格也较高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E:品质类型
	         将一定量的样品中所含之掺杂物(瘕疵豆)的种类与数量换算成「瘕疵数」,以某总和为决定品质类型的基准。巴西、埃塞俄比亚、古巴、秘鲁等数国均设有瘕疵数的基准,其值越小越好。
	          F:依口味订定规格
	         巴西、海地、肯亚、萨伊等国均有其独自的测试口味方法,经过口味测试后方可出口。
	●出口业者名
	         表示输出咖啡豆的船舶、出口业都名等
	         用手检视生咖啡豆
	         参考产地及规格的标示,并用手直接碰触以观察其外观、感觉,也是非常重要的。以外观判断生咖啡豆的品质,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经验,但只要种类一定,就能驾轻就熟了。
	         ●色    无斑点、淡绿而鲜艳者,为色彩美丽的咖啡豆,而这也与收成有关。
	         ●形    使用大小一致的咖啡豆,避免变形豆,即使有少量掺入也要去除。
	         ●香    生咖啡豆具有特有的鲜绿色,这未必代表它具有好的味道,但可以证明是新鲜的农产品。除了原有的香味外,也要注意可能沾染上其它异味(如发酵、发霉、药味、土腥味等)。
	         ●瘕疵豆    如被虫蛀过的咖啡豆、未成熟的、发酵的、贝壳豆、碎豆等、皆可由外观来检视。
2015-04-15 19:10: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