拿铁咖啡网站

冲煮实验 | V60滤杯与钻石滤杯的冲煮对比

发表于:2024-04-30 作者:咖啡编辑
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4月30日,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(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) 前言 每一款滤杯,因形状、滤孔与沟槽的搭配,会对萃取的味道产生不同的影响,每种滤杯都有各自的设计优点, 基本以控制水流下降速度、肋骨和排气方面取舍。 根据手冲咖啡的冲煮原

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(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)

前言

每一款滤杯,因形状、滤孔与沟槽的搭配,会对萃取的味道产生不同的影响,每种滤杯都有各自的设计优点,基本以控制水流下降速度、肋骨和排气方面取舍。

根据手冲咖啡的冲煮原理,可简单理解为「冲擦」和「浸泡」两种作用,冲擦是指以水流或搅伴棒等工具搅动,加强咖啡粉和水的磨擦,令咖啡粉中的物质溶於水中;而浸泡就是把咖啡粉浸在水中,用时间浸出味道。配合不同的滤杯,可以让同一款咖啡豆,呈现不同的味觉感受。今天,小编实验V60和钻石滤杯对同一款咖啡豆的不同影响。

01|滤杯介绍

V60的设计是以水位下降速度的快慢为重点,让咖啡粉颗粒达到比较好的萃取。外型和圆锥形滤杯无异,内部肋骨采用弧度的漩涡结构设计,辅助加快水流,从底部延伸到顶端,说明排气效果流畅。弯曲的肋骨增加水流路径,来增加咖啡粉颗粒和水的接触时间。总体来说,V60以冲刷为主,控制水流的速度和方向,让咖啡粉有足够的时间吸收热水,将可溶性物质可以和水融合一起。

钻石滤杯的设计,采取钻石切割面的设计,中心大圆孔的锥形。钻石状的纹路可以使流速更均匀;滤杯的中心大圆孔的设计可以增大流速,一定程度上弥补萃取的不均匀性。使用钻石滤杯也是需要一定的冲煮技巧和稳定性。

为了对比两种滤杯对同款咖啡豆的风味口感的影响,都是用了一样的冲煮手法,同样的时间与水量进行闷蒸,并使用一样的水量完成冲煮,尽最大的可能做到实验的一致和严谨度。

02|冲煮实验

以【肯尼亚小红莓】为例

(1)V60手冲参数

水温:90度

粉量:15g

研磨度:BG 4M(中细研磨)

水粉比1:15

冲煮手法:用30g水闷蒸30秒,第一段注水至125g,水流垂直,小水流靠中心以硬币大小绕圈;第二段注水至225g,稍微加快些许绕圈速度,小水流多绕外圈

时间:在1:53秒结束注水,总时间1:57秒

味:舌头中央感受到明亮的莓果酸,水果酸质令人舒服,后段有红茶感,质感顺滑,味道饱满

(2)钻石杯的手冲参数

水温:90度

粉量:15g

研磨度:BG 4M(中细研磨)

水粉比1:15

冲煮手法:用30g水闷蒸30秒,第一段注水至125g,水流垂直,小水流靠中心以硬币大小绕圈;第二段注水至225g,稍微加快些许绕圈速度,小水流多绕外圈

时间:在1:50秒结束注水,总时间1:55秒

风味:相较于V60冲煮,莓果酸变柔和,有葡萄味、柚子皮,稍微有苦味,质感稍微轻薄一些

为了实验的严谨性和稳定性,避免单一品种咖啡豆因品种的差异性出现的偏差,再增加多一款实验,

03|冲煮实验

以【巴布亚新几内亚】为例

(3)V60手冲参数

水温:90度

粉量:15g

研磨度:BG 4R(中细研磨)

水粉比1:15

冲煮手法:用27g水闷蒸30秒,第一段注水至125g,水流垂直,小水流靠中心以硬币大小绕圈;第二段注水至225g,稍微加快些许绕圈速度,小水流多绕外圈

时间:在1:43秒结束注水,总时间1:47秒

风味:有饱满的热带水果味,柑橘酸明亮,有点甜感,质感顺滑,后段有浓茶感,放凉后像橙汁,层次感丰富

(4)钻石滤杯手冲参数

水温:90度

粉量:15g

研磨度:BG 4R(中细研磨)

水粉比1:15

冲煮手法:用27g水闷蒸30秒,第一段注水至125g,水流垂直,小水流靠中心以硬币大小绕圈;第二段注水至225g,稍微加快些许绕圈速度,小水流多绕外圈

时间:在1:40秒结束注水,总时间1:43秒

风味:有柑橘酸香,水果酸感饱满,质感比V60冲煮的轻薄,粗糙干舌感明显,后段有西柚皮的涩味,放凉后,不愉悦的酸苦味增强

04|实验结论

通过两组实验,V60冲煮的风味层次突出,口感清晰通透,且醇厚度较高。滤杯与滤纸贴合度高,滤孔较大,但流速反而比钻石滤杯的慢少许,因为螺旋肋骨的设计延长了咖啡液与咖啡粉的萃取时间,同时凸槽的设计会产生一股扭力,从而加速了咖啡粉的萃取速度。

钻石滤杯与滤纸的贴合度较强,排气路径多,钻石滤杯的水流路径相比于V60来说会快一些,造成粉层和热水的融合时间不足,容易造成萃取不足,同样的手法冲煮会出现苦涩味,醇厚度下降,味道层次感不足。

2018-09-01 16:14:13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