拿铁咖啡网站

中焙和深焙咖啡豆程度风味描述口感处理法产地区介绍

发表于:2024-05-06 作者:咖啡编辑
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5月06日,中焙和深焙咖啡豆程度风味描述口感处理法产地区介绍 烘焙,顾名思义,就是给咖啡豆提供热量,使其内部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。首先,生豆中的淀粉会因为高温而转化为糖和酸性物质,而纤维素等物质会不同策划的碳化。水分和二氧化碳会挥发掉,而蛋白质会转化成
中焙和深焙咖啡豆程度风味描述口感处理法产地区介绍
烘焙,顾名思义,就是给咖啡豆提供热量,使其内部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。首先,生豆中的淀粉会因为高温而转化为糖和酸性物质,而纤维素等物质会不同策划的碳化。水分和二氧化碳会挥发掉,而蛋白质会转化成酶,和脂肪的剩余物质会结合在一起,在咖啡豆表面形成油膜层。咖啡豆经过烘焙会膨胀,有点像爆米花,有趣的是,咖啡在烘焙过程中也会发出爆裂的劈啪声,就好像我们用微波炉爆米花一样。但是由于咖啡豆表面的皮很有韧性,所以我们通常不会看到咖啡豆好像爆米花一样裂开。
 
我们经常会看到烘焙后的咖啡豆有不同的深浅颜色,一方面这可能是由于单品咖啡豆的种类不同,而另一方面,造成这种颜色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烘焙的程度不同。用最通俗的语言,烘焙程度可以被解释成烘焙时的火候。举一个最经典的碳烧咖啡的例子,这是一种法式烘焙的咖啡,由于烘焙的程度很深(可能是由于烘焙时的温度高,也可能是由于烘焙的时间长,也许二者兼而有之,要视情况而定),咖啡豆炭化程度高,表面呈深棕色,并有碳黑色。人们普遍认定炭化咖啡味道比较苦,这种苦味不仅来自于咖啡因,更多的来自于炭化了的咖啡豆
二次大战后,美国咖啡消费量逐年跃增,当时的烘焙商为了扩大利润,愈烘愈浅,一来可节省工时与燃料费,二来可减少熟豆的失重比。当时,咖啡豆烘到一爆才刚开始,就急着出炉,失重比还不到9%;相较于二爆后出炉的深焙豆失重比高达18%,浅焙豆的利润至少比深焙豆多出一成,这就是早期不肖业者惯用的浅焙赚钱戏法,甚至还变本加厉混入大量日晒粗壮豆。当时的咖啡有多难喝,可想而知,难怪被人耻笑为「洗碗水咖啡」。但消费者早已习于半生不熟的酸涩苦咖啡,为了更顺口,只好多加点水稀释,因此清淡如水的薄咖啡,是当时流行的口味。只要有咖啡因提神就好,不管咖啡像不像酸臭的馊水。这得怪美国军方在大战期间为了保存方便,配给前线官兵的咖啡,不是极浅焙的,就是速溶咖啡。这些人退役后进入社会,很自然地将过度稀释的淡咖啡口味带进职场。战后一、二十年间,美国烘焙大厂佛吉斯(Folgers)、席尔斯兄弟(Hills Bros)倾力推销极浅焙的大罐装咖啡豆(粉),久而久之,民众不知新鲜咖啡是何物,已习于走味咖啡,拚命加糖添奶精一样好喝。烂咖啡充斥是战后的后遗症,欧洲亦有此现象,因为民间全力搞重建,何来余裕论吃喝。这就是当时美国烘焙业只图坐享暴利,没有道德勇气挞伐这股变相的浅焙「A钱」歪风。

2016-12-08 11:02:52
0